卡饭网 > windows > 正文

windows下ping命令知识大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梦在深巷 时间:2014-12-11 20:56:39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Options:

-t Ping the specified host until stopped.To see statistics and continue - type Control-Break;To stop - type Control-C.

不停的ping地方主机,直到你按下Control-C。

此功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不过可以配合其他参数使用,将在下面提到。

-a Resolve addresses to hostnames.

解析计算机NetBios名。

示例:C:/>ping -a 192.168.1.21

Pinging iceblood.yofor.com [192.168.1.2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2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从上面就可以知道IP为192.168.1.21的计算机NetBios名为iceblood.yofor.com。

-n count Number of echo requests to send.

发送count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

在默认情况下,一般都只发送四个数据包,通过这个命令可以自己定义发送的个数,对衡量网络速度很有帮助,比如我想测试发送50个数据包的返回的平均时间为多少,最快时间为多少,最慢时间为多少就可以通过以下获知:

C:/>ping -n 50 202.103.96.68

Pinging 202.103.96.68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quest timed out.

………………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202.103.96.68:

Packets: Sent = 50, Received = 48, Lost = 2 (4%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40ms, Maximum = 51ms, Average = 46ms

从以上我就可以知道在给202.103.96.68发送50个数据包的过程当中,返回了48个,其中有两个由于未知原因丢失,这48个数据包当中返回速度最快为40ms,最慢为51ms,平均速度为46ms。

-l size Send buffer size.

定义echo数据包大小。

在默认的情况下windows的ping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32byt,我们也可以自己定义它的大小,但有一个大小的限制,就是最大只能发送65500byt,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限制到65500byt,因为Windows系列的系统都有一个安全漏洞(也许还包括其他系统)就是当向对方一次发送的数据包大于或等于65532时,对方就很有可能挡机,所以微软公司为了解决这一安全漏洞于是限制了ping的数据包大小。虽然微软公司已经做了此限制,但这个参数配合其他参数以后危害依然非常强大,比如我们就可以通过配合-t参数来实现一个带有攻击性的命令:(以下介绍带有危险性,仅用于试验,请勿轻易施于别人机器上,否则后果自负)

C:/>ping -l 65500 -t 192.168.1.21

Pinging 192.168.1.21 with 65500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65500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65500 time<10ms TTL=254

………………

这样它就会不停的向192.168.1.21计算机发送大小为65500byt的数据包,如果你只有一台计算机也许没有什么效果,但如果有很多计算机那么就可以使对方完全瘫痪,我曾经就做过这样的试验,当我同时使用10台以上计算机ping一台Win2000Pro系统的计算机时,不到5分钟对方的网络就已经完全瘫痪,网络严重堵塞,HTTP和FTP服务完全停止,由此可见威力非同小可。

-f Set Don't Fragment flag in packet.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

在一般你所发送的数据包都会通过路由分段再发送给对方,加上此参数以后路由就不会再分段处理。

-i TTL Time To Live.

指定TTL值在对方的系统里停留的时间。

此参数同样是帮助你检查网络运转情况的。

-v TOS Type Of Service.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Record route for count hops.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在一般情况下你发送的数据包是通过一个个路由才到达对方的,但到底是经过了哪些路由呢?通过此参数就可以设定你想探测经过的路由的个数,不过限制在了9个,也就是说你只能跟踪到9个路由,如果想探测更多,可以通过其他命令实现,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给大家讲解。以下为示例:

C:/>ping -n 1 -r 9 202.96.105.101 (发送一个数据包,最多记录9个路由)

Pinging 202.96.105.1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2.96.105.101: bytes=32 time=10ms TTL=249

Route: 202.107.208.187 ->

202.107.210.214 ->

61.153.112.70 ->

61.153.112.89 ->

202.96.105.149 ->

202.96.105.97 ->

202.96.105.101 ->

202.96.105.150 ->

61.153.112.90

Ping statistics for 202.96.105.101:

Packets: Sent = 1, Received = 1,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0ms, Maximum = 10ms, Average = 10ms

从上面我就可以知道从我的计算机到202.96.105.101一共通过了202.107.208.187 ,202.107.210.214 , 61.153.112.70 , 61.153.112.89 , 202.96.105.149 , 202.96.105.97这几个路由。

-s count Timestamp for count hops.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此参数和-r差不多,只是这个参数不记录数据包返回所经过的路由,最多也只记录4个。

-j host-list Loose source route along host-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k host-list Strict source route along host-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w timeout Timeout in milliseconds to wait for each reply.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此参数没有什么其他技巧。

ping命令的其他技巧: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通过ping对方让对方返回给你的TTL值大小,粗略的判断目标主机的系统类型是Windows系列还是UNIX/Linux系列,一般情况下Windows系列的系统返回的TTL值在100-130之间,而UNIX/Linux系列的系统返回的TTL值在240-255之间,当然TTL的值在对方的主机里是可以修改的,Windows系列的系统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以下键值实现: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DefaultTTL"=dword:000000ff

255---FF

128---80

64----40

32----20

还有比较基本的,大家都会的:

说得详解一点

-a 将目标的机器标识转换为ip地址

-t 若使用者不人为中断会不断的ping下去

-c count 要求ping命令连续发送数据包,直到发出并接收到count个请求

-d 为使用的套接字打开调试状态

-f 是一种快速方式ping。使得ping输出数据包的速度和数据包从远程主机返回一样快,或者更快,达到每秒100次。在这种方式下,每个请求用一个句点表示。对于每一个响应打印一个空格键。

-i seconds 在两次数据包发送之间间隔一定的秒数。不能同-f一起使用。

-n 只使用数字方式。在一般情况下ping会试图把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这个选项要求ping打印IP地址而不去查找用符号表示的名字。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使用本地DNS服务器这个选项就很重要了。

-p pattern 拥护可以通过这个选项标识16 pad字节,把这些字节加入数据包中。当在网络中诊断与数据有关的错误时这个选项就非常有用。

-q 使ping只在开始和结束时打印一些概要信息。

-R 把ICMP RECORD-ROUTE选项加入到ECHO_REQUEST数据包中,要求在数据包中记录路由,这样当数据返回时ping就可以把路由信息打印出来。每个数据包只能记录9个路由节点。许多主机忽略或者放弃这个选项。

-r 使ping命令旁路掉用于发送数据包的正常路由表。

-s packetsize 使用户能够标识出要发送数据的字节数。缺省是56个字符,再加上8个字节的ICMP数据头,共64个ICMP数据字节。

-v 使ping处于verbose方式。它要ping命令除了打印ECHO-RESPONSE数据包之外,还打印其它所有返回的ICMP数据包。

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只有在安装 TCP/IP 协议之后才能使用该命令。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参数

-t

校验与指定计算机的连接,直到用户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由 count 指定数量的 ECHO 报文,默认值为 4。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数据长度的 ECHO 报文。默认值为 64 字节,最大值为 8192 字节。

-f

在包中发送“不分段”标志。该包将不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数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数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发出报文和返回报文的路由。指定的 Count 值最小可以是 1,最大可以是 9 。

-s count

指定由 count 指定的转发次数的时间邮票。

-j computer-list

经过由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的路由报文。中间网关可能分隔连续的计算机(松散的源路由)。允许的最大 IP 地址数目是 9 。

-k computer-list

经过由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的路由报文。中间网关可能分隔连续的计算机(严格源路由)。允许的最大 IP 地址数目是 9 。

-w timeout

以毫秒为单位指定超时间隔。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校验连接的远程计算机。

关于 Ping 的详细信息

Ping--注意

Ping 命令通过向计算机发送 ICMP 回应报文并且监听回应报文的返回,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对于每个发送报文, Ping 最多等待 1 秒,并打印发送和接收把报文的数量。比较每个接收报文和发送报文,以校验其有效性。默认情况下,发送四个回应报文,每个报文包含 64 字节的数据(周期性的大写字母序列)。

可以使用 Ping 实用程序测试计算机名和 IP 地址。如果能够成功校验 IP 地址却不能成功校验计算机名,则说明名称解析存在问题。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在本地 HOSTS 文件中或 DNS

数据库中存在要查询的计算机名。

下面显示 Ping 输出的示例:(Windows用户可用:开始->运行,输入"command" 调出command窗口使用此命令)

C:/>ping ds.internic.net

Pinging ds.internic.net [192.20.239.13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20.239.132: bytes=32 time=101ms TTL=243

Reply from 192.20.239.132: bytes=32 time=100ms TTL=243

Reply from 192.20.239.132: bytes=32 time=120ms TTL=243

Reply from 192.20.239.132: bytes=32 time=120ms TTL=243

这下比较全了!

Ping 结果中的TTL参数的含义

简单来说,TTL全程Time to Live,意思就是生存周期。

首先要说明ping命令是使用的网络层协议ICMP,所以TTL指的是一个网络层的网络数据包(package)的生存周期,这句话不懂的先回去复习OSI7层协议去。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生存周期这个概念。

很显然,一个package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中间需要经过很长的路径,显然这个路径不是单一的,是很复杂的,并且很可能存在环路。如果一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进入了环路,如果不终止它的话,它会一直循环下去,如果很多个数据包都这样循环的话,那对于网络来说这就是灾难了。所以需要在包中设置这样一个值,包在每经过一个节点,将这个值减1,反复这样操作,最终可能造成2个结果:包在这个值还为正数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或者是在经过一定数量的节点后,这个值减为了0。前者代表完成了一次正常的传输,后者代表包可能选择了一条非常长的路径甚至是进入了环路,这显然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在这个值为0的时候,网络设备将不会再传递这个包而是直接将他抛弃,并发送一个通知给包的源地址,说这个包已死。

其实TTL值这个东西本身并代表不了什么,对于使用者来说,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包是否到达了目的地而不是经过了几个节点后到达。但是TTL值还是可以得到有意思的信息的。

每个操作系统对TTL值得定义都不同,这个值甚至可以通过修改某些系统的网络参数来修改,例如Win2000默认为128,通过注册表也可以修改。而Linux大多定义为64。不过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去修改自己机器的这个值的,这就给了我们机会可以通过ping的回显TTL来大体判断一台机器是什么操作系统。

以我公司2台机器为例

看如下命令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ping 61.152.93.131

Pinging 61.152.93.13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1.152.93.131: bytes=32 time=21ms TTL=118

Reply from 61.152.93.131: bytes=32 time=19ms TTL=118

Reply from 61.152.93.131: bytes=32 time=18ms TTL=118

Reply from 61.152.93.131: bytes=32 time=22ms TTL=118

Ping statistics for 61.152.93.13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8ms, Maximum = 22ms, Average = 20ms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ping 61.152.104.40

Pinging 61.152.104.40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28ms TTL=54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8ms TTL=54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8ms TTL=54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3ms TTL=54

Ping statistics for 61.152.104.40: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3ms, Maximum = 28ms, Average = 19ms

第一台TTL为118,则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台Windows机器,从我的机器到这台机器经过了10个节点,因为128-118=10。而第二台应该是台Linux,理由一样64-54=10。

了解了上面的东西,可能有人会有一些疑问,例如以下:

1,不是说包可能走很多路径吗,为什么我看到的4个包TTL都是一样的,没有出现不同?

这是由于包经过的路径是经过了一些最优选择算法来定下来的,在网络拓扑稳定一段时间后,包的路由路径也会相对稳定在一个最短路径上。具体怎么算出来的要去研究路由算法了,不在讨论之列。

2,对于上面例子第二台机器,为什么不认为它是经过了74个节点的Windows机器?因为128-74=54。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引入另外一个很好的ICMP协议工具。不过首先要声明的是,一个包经过74个节点这个有些恐怖,这样的路径还是不用为好。

要介绍的这个工具是tracert(*nix下为traceroute),让我们来看对上面的第二台机器用这个命令的结果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tracert 61.152.104.40

Tracing route to 61.152.104.40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01 13 ms 16 ms 09 ms 10.120.32.1

02 09 ms 09 ms 11 ms 219.233.244.105

03 12 ms 10 ms 10 ms 219.233.238.173

04 15 ms 15 ms 17 ms 219.233.238.13

05 14 ms 19 ms 19 ms 202.96.222.73

06 14 ms 17 ms 13 ms 202.96.222.121

07 14 ms 15 ms 14 ms 61.152.81.86

08 15 ms 14 ms 13 ms 61.152.87.162

09 16 ms 16 ms 28 ms 61.152.99.26

10 12 ms 13 ms 18 ms 61.152.99.94

11 14 ms 18 ms 16 ms 61.152.104.40

Trace complete.

从这个命令的结果能够看到从我的机器到服务器所走的路由,确实是11个节点(上面说10个好像是我犯了忘了算0的错误了,应该是64-54+1,嘿嘿),而不是128的TTL经过了70多个节点。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不妨顺便说说关于这两个ICMP命令的高级一点的东西。

首先是ping命令,其实ping有这样一个参数,可以无视操作系统默认TTL值而使用自己定义的值来发送ICMP Request包。

例如还是用那台Linux机器,用以下命令: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ping 61.152.104.40 -i 11

Pinging 61.152.104.40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0ms TTL=54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3ms TTL=54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0ms TTL=54

Reply from 61.152.104.40: bytes=32 time=13ms TTL=54

Ping statistics for 61.152.104.40: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0ms, Maximum = 13ms, Average = 11ms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

这个命令我们定义了发包的TTL为11,而前面我们知道,我到这台服务器是要经过11个节点的,所以这个输出和以前没什么不同。现在再用这个试试看: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ping 61.152.104.40 -i 10

Pinging 61.152.104.40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1.152.99.94: TTL expired in transit.

Reply from 61.152.99.94: TTL expired in transit.

Reply from 61.152.99.94: TTL expired in transit.

Reply from 61.152.99.94: TTL expired in transit.

Ping statistics for 61.152.104.40: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D:/Documents and Settings/hx>

可以看到,结果不一样了,我定义了TTL为10来发包,结果是TTL expired in transit.就是说在到达服务器之前这个包的生命周期就结束了。注意看这句话前面的ip,这个ip恰好是我们前面tracert结果到服务器之前的最后1个ip,包的TTL就是在这里减少到0了,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当TTL减为0时设备会丢弃包并发送一个TTL过期的ICMP反馈给源地址,这里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通过这里再次又证明了从我机器到服务器是经过了11个节点而不是70多个,呵呵。

最后再巩固一下知识,有人可能觉得tracer这个命令很神奇,可以发现一个包所经过的路由路径。其实这个命令的原理就在我们上面的讨论中。

想象一下,如果我给目的服务器发送一个TTL为1的包,结果会怎样?

根据前面的讨论,在包港出发的第一个节点,TTL就会减少为0,这时这个节点就会回应TTL失效的反馈,这个回应包含了设备本身的ip地址,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路由路径的第一个节点的地址。

因此,我们继续发送TTL=2的包,也就受到第二个节点的TTL失效回应

依次类推,我们一个一个的发现,当最终返回的结果不是TTL失效而是ICMP Response的时候,我们的tracert也就结束了,就是这么简单。

顺便补一句ping命令还有个-n的参数指定要发包的数量,指定了这个数字就会按照你的要求来发包了而不是默认的4个包。如果使用-t参数的话,命令会一直发包直到你强行中止它

Ping的返回信息有"Request Timed Out"、"Destination Net Unreachable"和"Bad IP address"还有"Source quench received"。

"Request Timed Out"这个信息表示对方主机可以到达到TIME OUT,这种情况通常是为对方拒绝接收你发给它的数据包造成数据包丢失。大多数的原因可能是对方装有防火墙或已下线。

"Destination Net Unreachable"这个信息表示对方主机不存在或者没有跟对方建立连接。这里要说明一下"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和"time out"的区别,如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具有到达目标的路由,而目标因为其它原因不可到达,这时候会出现"time out",如果路由表中连到达目标的路由都没有,那就会出现"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Bad IP address" 这个信息表示你可能没有连接到DNS服务器所以无法解析这个IP地址,也可能是IP地址不存在。

"Source quench received"信息比较特殊,它出现的机率很少。它表示对方或中途的服务器繁忙无法回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