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虽然非常热,但为什么用得不多?
C114讯 7月12日消息(特约作者 王常有)以5G R16标准冻结为标志,5G正式进入1.0时代。全球对5G的期望早已是上升到引领工业革命的高度,5G不但是国内关注的热点,而且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然而,从2019年发牌至今,5G的热度虽然非常高,套餐渗透率和终端渗透率分别超过了6%和5%,但是周边真正使用5G并不多,这到底怎么回事?
一、5G网络覆盖速度虽快,但连续覆盖不足
从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看,中国移动建成并开通的5G基数量最多,目前已经超过14万座,计划年内累计建成30万个5G基站,实现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的目标。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计建成并开通的5G基站数量虽然不及中国移动,但是规模也已经超过12万座。
虽然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5G基站的建设和开通出现了延缓,但是从二季度的情况看,运营商的5G建站目标不但能够按期完成,而且还有望提前或者超额完成任务。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建成并开通5G基站最多的国家,但是相对于我国将近500万座4G基站的规模来说,当前的5G基站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现连续覆盖的目标。
5G网络覆盖不足,即便不是用户使用5G的障碍,也成为用户升级到5G时代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在5G进入1.0时代之后,随着5G SA技术的加速成熟,并在新基建战略推动下,运营商必然会在未来2年内将进一步加大5G网络建设投资,届时5G网络或许才能满足广域覆盖和连续覆盖的要求。
二、5G终端降价虽快,但是性价比并不高
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751.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1.2%;上市新机型24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1.1%;今年1-6月份,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6359.7万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05款,占比分别为41.5%和48.6%。
随着5G手机上市新机型的快速增多,5G手机的价格也同步出现了快速下调趋势。5G手机价格已经从年初的4000元左右,降低到5月份的3000元左右,并在6月底降低到1700元左右。可以说,正式在5G手机价格持续下调的带动下,5G手机出货量才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势头。
虽然5G手机新机型上市速度较快、出货量增长也比较明显,但是不容忽视的是5G手机的性价比还是比较低的。5G低端手机虽然能够满足大家对5G网速的好奇心,但是相对于同等价位的4G手机来说,5G手机的性能指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在5G特有应用出现之前,再好的5G手机也仅仅相当于4G+。
三、5G的创新虽响,但特有应用缺乏是事实
关于5G创新,包括政府层面和运营商层面都开出了各种支持和鼓励措施,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更是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机构和规模超过百亿级的5G创新基金,目的就是为了加快5G特有应用的创新开发。
有了人力和资金的支持,5G的创新应用已经有了可喜的成绩。5G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5G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5G在智慧矿山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与5G相关的各种垂直行业应用仅仅处于试点或者首创阶段,距离技术成熟或者大面积普及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里也有必要提示大家的是,目前的5G应用更多的是运营商推动5G向垂直行业拓展,针对个人用户的5G应用除了三大运营商合力推广的5G消息之外,尚无令人眼球一亮的应用。然而即便是5G消息,其实也是4G时代的旧产品被包裹了5G的新外衣。
5G时代初期,大家关注或者感受最深的还是针对个人用户的各种应用,这也是三大运营商不余遗力全力发展5G用户的原因之一。而且这方面的应用缺乏已经明显了限制了广大用户体验5G的热情。毕竟现在5G手机能办的,基本上4G手机和4G网络都可以实现。可以说,在5G特有应用出现之后,5G才会迎来在个人市场上的爆发式增长。
四、5G资费虽有降价,但目标群体不是普通大众
2019年11月初,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内的三大运营商同步上架商用了5G套餐,内容虽略有差异,但是总体是非常一致的。彼时,5G套餐的入门价就超过120元/月,包含的流量也仅有30GB,在5G手机+5G网络下,30GB流量难以支撑1个月的使用。
从最初的高贵到逐渐下调到平民价格,这本来就是运营商的资费定价策略,三大运营商除了在今年年初5G套餐打七折的基础上再次下调5G套餐价格之外,最近还上架了30元包含30GB流量的5G套餐包,而且针对部分政企客户,还推出了更加优惠的5G套餐,运营商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将用户迁转成5G用户,在这其中广大用户也自然得到了较多实惠。
虽然运营商推出了针对中低端用户的5G套餐包,但是能够订购这些套餐包的用户必须月最低消费达到98元。从这个角度看,5G套餐的门槛并无多少实际性降低,如果在于4G用户的ARPU值相比较,那么5G套餐绝非普遍群众消费得起的。
虽然5G发展现在还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我们对5G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保持了最大期待。在各类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借助5G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之前,我们还需对5G给予更多的耐心和信心。(王常有为C114特约作者)